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上虞广播网 > 上虞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浙江第一悬案追凶22年,他用3天找出犯罪嫌疑人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20-11-09 12:12

百佳刑警·谜案追踪系列报道之一

与很多人想象的刑警工作不同,指纹技术民警易昭伟工作的大部分场景都在办公室里,面对电脑屏幕,利用指纹系统,就能足不出户锁定千里外的逃犯。 

“1995-2007宁绍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震惊全国,罪犯计划周密,冷酷果断,共作案7起,杀害4人,抢劫价值260余万元的珠宝等财物。该案22年未破,被称为“浙江第一悬案”。 

2017年,易昭伟被公安部“点名”赴京,与全国10位指纹专家一道,参加该案的指纹比对工作。他在此前的充分准备基础上,仅用3天就在5000余万份指纹样本中找出了犯罪嫌疑人。近日,第二届全国公安百佳刑警推选活动启动,易昭伟成为候选人之一。

闯入者

1995年底的一个冬夜,宁波整座城市正在沉睡,位于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绿洲珠宝行,此刻大门紧闭,一个黑影出现了。

这个身影异常矫健,借助外墙的电缆线和空调外挂机,徒手爬到了六楼。闯入者显然计划周密,对地形了然于心。他先切断了总机房的电话线,又利用绳索,沿电梯井道滑至一楼营业大厅。

闯入者心狠手辣,他先用钝器击伤一名保安,又将另一位保安一起捆住,撬开黄金饰品柜台4只保险箱,劫走价值160余万元的白、黄金饰品(总重量约11KG)。虽然两名保安已被制服,但他逃离时仍用手枪将他们打死。

此后10余年间,这名闯入者接连在浙江省内犯下多起命案,平均每3-6年作案一次。这就是曾轰动全国的“1995-2007宁绍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 

一位办案民警回忆,从串并的案件来看,该犯罪嫌疑人只抢劫珠宝,几乎没有其它违法行为。他相当谨慎。“作案前往往要谋划好几个月,作案时一旦发现一点风吹草动,就马上收手逃离。”

随着闯入者一次次犯案,留下的蛛丝马迹逐渐丰满起他的形象。比如他可能有一个女儿,因为一次作案时他将一条小女孩穿的衣物改作头套;他有枪支和自制武器,可能到过中缅边境,具有机械加工技能等。甚至2007年作案时,监控还首次拍到了他的样貌。但是,他此后便仿佛“人间蒸发”了。

20余年来,专案组足迹遍布除西藏和台湾以外的所有省市。一茬一茬的刑警检验比对各类痕迹物证上千万份,查询信息数据上亿条,但始终未能侦破。

转机

22年后,悬案终于出现转机,推动者是一个从未去过犯罪现场,甚至跟浙江都没什么关系的人。

2017年3月,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指纹技术民警易昭伟被公安部刑侦局“点名”,赴京参加“1995-2007宁绍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现场指纹比对工作。

易昭伟近几年每年都要来北京出差两三次。公安部刑侦局2016年起启动了疑难命案积案指纹攻坚行动,组织全国各地的刑侦技术专家集中侦破了一批悬案,宁绍系列案件就是其中极具影响力的案件之一。

易昭伟体格健壮,嗓音低沉,有着一双锐利的眼睛。常年对指纹的比对,练就了“见图知案”的本领,一见他比对过的大要案件指纹图像,能准确说出案件发生的具体日期及基本情况。

36岁的易昭伟从事指纹比对13年,正是这一行的黄金年龄。他曾比中各类案件3000余件,比中全国各地命案积案30余件,是同行中的佼佼者。即使如此,当他来到北京时,发现自己是10位专家中年龄最小、资历最浅的,依旧心里没底。

赴京之前3个月,易昭伟接到了公安部的预通知,同时也收到了现场发现的几枚指纹。其中一枚指纹提取自“金利来”打火机盒上,它曾是犯罪嫌疑人的自制起爆器。他判断,该枚指纹可能性最大,于是一有空就对其梳理,最后甚至闭上眼睛都能回忆出指纹准确的位置关系。

与易昭伟此前侦破的案子相比,宁绍系列案件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指纹本身,它的纹线模糊,较难辨认,比对难度很大。

但幸运的是,浙江的老一辈刑事技术人员在前期做了扎实的现场勘验基础工作,一共提出了多达160余份痕迹物证,而且保存完好,时隔20余年仍然符合检验标准。

“痕迹物证保存这么好的案子是很少见的。”易昭伟说,痕迹物证保存需要特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如果保存良好,利用现有的技术修复,可以使图象更清晰,找出更多的细节特征点,每多增加一个细节特征点,就能增大比中嫌疑人的概率。

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指纹技术民警易昭伟。南都记者林方舟 摄

突破

“指纹就像不离身的身份证。”易昭伟说,犯罪嫌疑人在作案现场留下了指纹,相当于把身份证丢在了现场,利用指纹对比技术,就可以足不出户,在千里之外锁定逃犯。

22年间,宁绍系列案件共积累了400多卷案卷,摆放了两个房间。易昭伟来到北京后,第一天先仔细听了现场的勘验情况、犯罪嫌疑人的刻画情况、案件的分析结果。这个过程是下一步指纹数据库筛选的必要条件。“如果遗漏了一项,就容易把犯罪嫌疑人范围扩大,增加比对的难度。”他说。 

做好案情记录后,易昭伟便开始进行数据库的逻辑分库,依据嫌疑人的种种特征,一步步缩小筛选范围。易昭伟在警校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令他掌握了数据库建模技能,这也成了他工作的“法宝”。做指纹比对时,他的身份既是刑警又像程序员,他通过建库模型,将5000万余份十指指纹范围缩小到1.5万余份。

易昭伟对指纹特征细节点进行了上百次的调整细化后,终于在第三天上午,从千万人的大海中捞出了那根“针”。但他并未兴奋,反倒巨大的不确定性萦绕心头,在图象的相似度方面,比对出的人物只排在第8位。专家组的争论异常激烈,经过了半天的研讨,终于达成共识,认定犯罪嫌疑人。

随后浙江警方迅速将嫌疑人徐某逮捕。据办案民警回忆,嫌疑人的心理素质超强,被捕时看到警察都没有一点表情变化。落网后,徐某如实交代了作案经过及赃物藏匿处,同时还交待了另外三起杀害两人,抢劫价值9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分别是1993年9月6日临海市台州医院抢劫案、1994年7月22日临海市城南信用社杀人案、1994年11月6日长兴龙达股份有限公司持枪抢劫案。 

从始至终,易昭伟都没有当面见过嫌疑人。“其实我并不想看。”易昭伟的回答让人有些吃惊,“不仅是他,所有的嫌疑人事后我都很少关注,我只关心有没有在现场发现指纹,指纹留在什么地方。”

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指纹技术民警易昭伟。受访者供图

回望22年来的侦案历程,刑侦技术的进步成为了案件突破的关键。“我做的工作,是站在检验鉴定技术前辈和信息化发展这两个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易昭伟称。

他介绍,目前的刑侦技术较上世纪90年代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是前方检验鉴定能力的提升,后方数据化、信息化应用能力也在进步。以指纹比对为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方法也层出不穷,除了传统的依据细节特征点比对算法,还出现了无特征点的比对算法,技术进步大幅提高了比中的成功率和效率。

易昭伟认为,自己之所以屡次被公安部“点名”,也正是因为对数据库应用比较熟悉。不仅如此,他还善于总结经验,上升为系统的操作方法论。

2017年,易昭伟和同事们摸索建立了重庆市公安局科技攻关项目“指纹‘一级比对’新机制”,该项目有效节约了75%的警力,集中比对提升了技术员的能力,指纹比中率提升了120%。 

2019年,易昭伟开创的指纹追逃新“技战法”,在全国“云剑”行动中大获成功,一举比对筛选出100余条命案在逃人员线索。据此,全国各地比中信息抓获命案逃犯20人。

与很多人想象的刑警工作不同,易昭伟工作的大部分场景都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屏幕,敲着脚本,滑着鼠标。他像一个敏锐的猎手,在0和1的二进制丛林里寻觅着线索,黑白纹线的一点变动都逃不过他的鹰眼。他说猎捕的过程让他兴奋,他真的享受其中。

“新技术的应用,是下一个时代的必然。”易昭伟说,数据库像一张巨大的网,把犯罪嫌疑人网在中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