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上虞广播网 > 上虞资讯频道 > 国内新闻 >

中青评论:报道灾难新闻不是吃人血馒头,诋毁遇难女生才是

来源:admin  2019-03-14 10:18

媒体的职责所在就是报道,不管是伟大的胜利还是不幸的灾难,都该笔墨留痕。

又一起空难牵动人心。

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客机起飞后不久坠毁。机上的149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共计157人,全部遇难,其中有8名中国人。8名遇难同胞中,一位来自浙江的大四女孩吸引了公众的关注。

令人不解的是,事件走向逐渐偏离正常轨道。对逝去生命的同情早早消解,诋毁与讨伐却率先到来。

“当我看你住着几千块钱一晚的酒店、每天锦衣玉食、看个长颈鹿要去,而且马上可以去非洲肯尼亚的时候,虽然我不会幸灾乐祸,但也绝对同情不起来。”诸如此类不堪入目又毫无底线的评论,夹杂着人身攻击、荡妇羞辱、仇富心理,在互联网的阴暗角落里肆意生长。

他们站在所谓的道德高地上发出阴森冷笑,将最大的恶意加诸在一个对爱情与未来无限憧憬的女孩身上,落井下石、幸灾乐祸,毫无良知可言。一个22岁的花季女孩,想去看看长颈鹿,见一下远隔异地的男友,又何错之有?为何在生命逝去的时候还要被放在舆论的审判台上鞭挞?

这些对于逝者生前过往的撕裂与拆解,带着赤裸裸的歧视和偏见,以极端、冲动的偏执埋葬了理性与同情,臣服于激烈的言辞与虚假的幻象。盲目诋毁伤害的不仅是逝者,还让幸存的生者心寒至极。

“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伏尔泰的这席话恰恰是对现实的精准映射。

而在对遇难女孩的讨伐与对媒体的抨击中,舆论走向失焦,徒留一地鸡毛。

有人开始指责媒体报道“博眼球”“吃人血馒头”,仿佛对逝者的报道无论怎样都带有着原罪。这种非理性的情绪,折射着一种自以为掌握了真理的优越感,却忽略了最关键的本质——媒体的职责所在就是报道,不管是伟大的胜利还是不幸的灾难,都该笔墨留痕。

叩问灾难的原因,警醒世人珍惜生命,激发对公共安全的关注,反思当前社会的问题,这是媒体矢志不渝的使命。如果对于灾难,只是一味敷衍太平,忽视遇难者,那才堪称是媒体的失格。

同时,我们不能轻易否认媒体从事灾难事件报道的必要性,这不是虚伪的同情心间发性泛滥,而是一种对消逝生命的追怀。不要动辄给媒体报道戴上消费热点、追逐流量的帽子。它源于知情的必要,始自抵达真相做出的努力,为了不曾忘却的纪念。对真相的永远渴求,正是媒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如果单凭此前一些灾难报道出现的伦理问题,就直接抹煞了公众的知情权与媒体的报道权,由此造成舆论场失声的风险,才是最可怕的。

目前,网络上激烈的讨论最终都指向了一个命题,在这个后真相时代,我们该如何报道灾难新闻?

以人为本位出发,去还原现场,秉持着真实性和时效性,但注意保护遇难者的隐私,避免过度煽情与二次伤害,这是灾难报道应当坚守的原则,也是负责任媒体的正确实践。而在这条追寻真相的道路上,媒体仍然任重而道远。

撰文/范娜娜

微信编辑/王钟的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