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上虞广播网 > 上虞扶贫移民 >

“南大门”里的“扶贫气象搭档”!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20-10-20 12:10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的王窑湾村,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的一个村子,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气象局结对帮扶点。为了做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工作,鄂尔多斯市气象局党组选派驻村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1975年的谢金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1987年的孔祥晨任驻村工作队队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老谢和小孔这哥俩组成了最佳“扶贫气象搭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温暖着村里的每一个人。

冬房夏暖更贴心

郝候梅,因为丈夫去世,女儿上学等原因,成为王窑湾村唯一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在易地搬迁扶贫政策下,郝候梅一家也住上了新房子,当时由于经济原因,没有做外墙保温,冬季煤烧的不少,温度却不高。

老谢(右一)

这件事,老谢从今年开春一直记在心上。想着就是等到天气暖和的时候,给它来个“冬病夏治”。今年经过驻村工作队多方争取,由包联单位出资为郝候梅家做外墙保温,既节省了煤炭,又提升了居住的舒适程度。

原本不善言谈郝候梅,激动地握住老谢的手,口里连连说着感谢!感谢政府出台一系列好的政策,使原本无望的生活变得充满希望;感谢驻村工作队无微不至地帮助,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更有信心。明年女儿也大学毕业了,日子越过越有希望,原来看似遥不可及的小康,现在也是触手可及;原来迷茫的眼神也变得神采奕奕。

政策宣树信心

刘润刚是王窑湾村八队村民,因为一次意外,导致左腿四级伤残,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多年以来,刘润刚身残志坚,靠着比别人能吃苦,好学习的劲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刘叔,这两天怎么不见你到村口聊天了,是不是遇到啥难事儿了?”小孔发现刘润刚有心事,就仔细地问起来。

“哎,我养的这些牲口也没个棚圈,稍微不注意就跑到地里给人祸害庄稼,我这腿脚不利索,追也追不上!”刘润刚愁眉苦脸地说。

小孔(左一)

小孔是个细心的人,他想起旗委组织部前段时间组织党员志愿者扶贫助残活动,满足帮扶要求,就可以享受资金扶持。于是,亲自去趟旗残联对接,把政策问明白。随后,小孔把乌审旗扶贫助残相关政策告知刘润刚,连夜加班帮助刘润刚整理申报材料。没过多久,建设牲畜棚圈的3万元补贴就达到了刘润刚的账上。

刘润刚表示,因为党的政策好,驻村工作队宣传政策及时,减轻了自己的生产生活负担,对过上小康生活充满信心。

深入调研谋发展

驻村以来,老谢和小孔这对好搭档,几乎天天用脚步丈量着王窑湾村的每一寸土地。老党员、贫困户家要走访,温室大棚、种养殖户要考察。每天都在调研中思考,光是调研报告两人就写了好几份。

要说俩人是怎么搭档的,也可谓“患难见真情”,老谢腰间盘不好,小孔的腿做完手术刚满50天,因为去村里公共交通不方便,两人就开车去,由于路途较远,约320公里,需要三个多小时车程,途中需要休息多次,才能赶到村里。此外,两个人还是互相监督政策学习的好搭档,在学习扶贫政策过程中,由于之前对这些知识接触不多,两个需要快速学习,互相督促学习,做笔记,相互问答,加快扶贫政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驻村工作是有期限的,但村子的发展、村民的致富是要一直谋划。”谢金民说。

王窑湾村的主要生产经营为种养殖业、农副产品贩卖等,属于依靠土地的乡村经济,基本为初级农畜产品输出为主,生产链短、经济效益挖掘不深。老谢和小孔琢磨着,乘着乡村振兴发展的快车道,实现村里的绿色转型发展。

在前期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引进现代生物养殖技术,召开村民们培训学习,还特意请来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刘忠平是最先使用无抗养殖这一技术的养殖大户,不使用任何药物添加剂,使用纯植物提取为核心配方的无抗饲料,猪肉肉质明显改善,收入也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宣讲党的扶贫政策,开展一问一访,征求困难群众诉求,与贫困户交心谈心……也都是他们的日常工作,驻村的每一天,这对好搭档都很充实。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