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老牌双语学校思维教练:给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未来才不会跑偏

来源:admin  2019-03-15 12:50
一场由“3只小猪”引发的头脑风暴
自动播放
 
 
02:35

 

<>
  •  
  • 复旦大学陈果教授:善恶可否相抵消?若善无善报,你还行善么?
  • 成熟并非左右逢源 八面玲珑!陈果老师解剖“成熟”,说的太棒了!
  • 哈佛大学公开课:什么是公正?精彩片段节选
  • 复旦网红陈果:书读得越多,道理越说越大,但不要失掉侠骨柔情
  • 不需要砸钱的小牛电动为啥上市? 高管这样回应股价“破发”
  • 复旦网红陈果:你要有一个让自己更喜欢自己的办法,就是反省自己!
  • 复旦陈果:感动不是心动,因为感动在一起的并不是爱情,受益匪浅啊
  • 陈果:女人会做家务不用做,是本事,不会做是无能,有什么骄傲的
  • 复旦陈果:你有那么多朋友,但能听你倾诉的人有吗?所以你很孤独
  • 复旦陈果:生死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它其实和小孩上幼儿园差不多
  • 复旦网红陈果:深爱一个人是什么样的状态?她的亲身经历,受益匪浅
  • 复旦大学美女教授陈果老师:你不再有我,你的苦难就是我的苦难
  • 陈果:想成为优秀合格的人必须具备基本的文化常识和技能得学会
  • 复旦陈果:从哲学的角度上告诉你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知己挚友?
  • 教授陈果:大学生如何成为真正的“大人”,值得一学!

看点:相较于其他奥赛,国际哲学奥林匹克,则显得冷清。不过,来自上海老牌双语学校平和学校的IB哲学老师李彦可十分上心。作为平和“思维教练”,他最关心的是,怎么将小众学科,变得有趣、好玩,让学生感兴趣。因为在他看来,哲学是面向未来的,更可以生活化,它对学生的心智、高阶思维模式的训练,有着巨大作用。15年,李彦在平和从无到有地开设了哲学选修课。他相信,随着青少年哲学教育的普及,会有更多人意识到,哲学并不高冷,它可以有趣,也可以成为指引学生成长的秘密武器。

文丨周滢滢 编辑丨李臻

在中国,每一年的“奥数”竞赛,总是能引发全民关注;相比较而言,一年一度的国际哲学奥林匹克IPO(简称“奥哲”),则显得低调、冷清。

这一竞赛设立于1993年,已经举办了25届,在西方国家有很高的热度。

国际哲学奥林匹克官网

每个参赛国只能派选两名学生参加。考生需要从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这四门语言中,选择一门非母语,进行哲学命题作文写作。而每年获奖学生,也大多数来自法国、德国、英国等哲学教育大国。

2019年,第27届哲学奥林匹克将于罗马举行,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公民身份”。

这样一场在国内不受重视、中国学生也不占优势的比赛,李彦却十分上心。

李彦

作为平和双语学校的IB哲学老师,李彦已经连续两届,担任“奥哲”中国代表队的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奔赴欧洲参赛。

比赛结果如何,在李彦看来,倒是次要的。怎么将这一高冷、小众的学科,变得有趣、好玩,让学生真正感兴趣?才是他最关心的。

当来到平和双语3楼的哲学教室,你会看到,这位戴着眼镜、年轻斯文,眼镜后透着神气的青年教师,可能正和一群高中学生们讨论这样的问题, “什么样的情况下,人工智能会有人的感情?”“如果上帝真的存在,我如何知道?”

话题内容,或脑洞大开,或与生活息息相关。他说,面向青少年的哲学教育,不能充斥着抽象的理论和概念,那样只会让他们觉得它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对于学生来说,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哲学,才是有生命、有魅力的哲学。”

带着好奇,外滩君采访了李彦老师。看这位学生心中的“哲学一哥”,究竟如何施展魔法,让哲学变得好玩有趣?他的哲学与课业繁重的学生们,又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

颠覆课堂,他成了平和“哲学一哥”

四年前,李彦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哲学硕士毕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要不要留在象牙塔,继续搞哲学研究?

导师的一句话提醒了他:“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既然你从哲学中得到了快乐,为什么不将这份快乐,传递分享出去,做一名哲学老师?”

在西方国家,哲学教育的确有着很好的土壤,面向青少年的哲学课有着很高的普及度。被誉为“哲学摇篮“的法国,甚至将哲学纳入高考必考科目。但是在中国,会怎么样呢?李彦心里没底。

回国后,他的哲学教育理想,在上海平和双语学校落地。通过向学部争取,李彦从无到有地开设了面向高一至高三的哲学选修课。

没想到,这一冷门的课程,却受到了学生的追捧和喜爱。想要进李彦的班级,甚至需要通过哲学考试的选拔,没能被录取的学生哪里会甘心?依旧跑来旁听。

就这样,他和这群处于黄金年龄段、拥有充沛思考、却又没有太多桎梏和约束的中学生们,在哲学的世界里,打造了一个智慧的伊甸园。在这里,不管学生,还是老师,都有很多尝试的空间和可能。

他们索性将哲学课的教室“改头换面”,变成了一个特别的哲学空间,墙上张贴着马克思、福柯等哲学家的海报;课桌椅、懒人沙发、软垫等,不规则地排布着,好像要打破一些固有的秩序。大家好像不是在上课,而是参加一场哲学沙龙。

哲学课堂上的学生

“学生们在其他课堂上已经很辛苦了,在我的哲学课上,就放松一点吧。”李彦看来,只有身体和精神都放松了,才能产生自由的思想和创造力。

渐渐的,很多对学生不甚了解的学生,开始慢慢走近这片奇妙的智慧乐园,并被它的魅力所折服。

潘楷涤是李彦的“得意门生”之一,目前已经被芝加哥大学录取。不仅在“奥哲”竞赛中有着出色的表现,还作为唯一高中生,入选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21期高级研讨班。

从高一开始他就选修了李彦的IB哲学课。从此,热爱物理的他,脑子里不再只有牛顿、爱因斯坦,也给苏格拉底、黑格尔留了一席之地。

每逢假期,他还会广泛涉猎哲学书籍,让自己沉浸在哲学的思辨之中。李彦看着他从一个机灵调皮的孩子,慢慢成长为一个思想缜密、性格稳重的大男孩。

2017年,在李彦的指导下,潘楷涤参加了在荷兰鹿特丹举办的第25届哲学奥林匹克竞赛。全球一百多名参赛选手中,获得第40名的成绩。前30名的学生,可以获得组委会颁发的奖牌。

参赛选手多来自于哲学训练基础扎实的欧洲学生,李彦认为,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它是中国代表队的一次突破。

潘楷涤(右)入选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第21期高级研讨班

原来,哲学可以像漫画一样有趣!

提到哲学,我们就会想到柏拉图的经典哲学命题,“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那么,哲学课一定要从这样沉重的问题开始吗?

李彦的课堂并非如此,他更喜欢贴合学生的兴趣点,从生活中的事例入手,讨论一些“轻话题”。

有一节课,李彦让学生观看人工智能相关的纪录片、访谈节目、时事新闻,一起讨论“在未来,人工智能会具备人的感情吗?”“如果人工智能有人的属性,我们要不要对它提出道德上的要求?”

这样的话题,很契合学生的脑洞。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开始探讨“由人编好程序的人工智能,能否有自主学习、甚至判断的能力?”随着话题逐渐深入,大家逐渐触碰到某些本质问题,比如“人类的大脑,和机器有什么不同?”“人类的独特性在哪里?”自然过渡到对自我的认知和挖掘。

很多看似和哲学无关的话题,其实背后都有深刻地哲学问题,蕴藏着人对自己、对他人,以及这个世界的看法。

因此,像人工智能问题、转基因问题、堕胎问题、同性恋问题,这些常规课堂上不会去触碰的伦理话题,都可能出现在哲学的讨论中。

“其实,这些问题通过大众传媒,早就成了学生们私下里交流的热点话题。只不过,我们将它带到哲学课堂上,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和讨论。学生们就不会满足于单一浅显的认知,更不会在网络上打嘴炮,做键盘侠。”

李彦的哲学课堂,除了热点话题,还有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的个性化内容。

有些孩子喜欢二次元,就会对“漫画是不是一种艺术?漫画的艺术性,怎么来体现和判断?”这样的话题更感兴趣;有的孩子喜欢一些心理博弈问题,李彦则设计一些囚徒问题、道德困境问题,让他们思考,“在某一特定场景下,有没有最佳选择?我们怎么确定最理性的思考?”

李彦相信,宽泛的、形而上学的哲学解释,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它们太过抽象笼统,不能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而他要做的是,把哲学生活化,让每个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讨论中,产生自己对哲学的看法。“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对意识形态的讨论或批判,你可以把它看成一套思考的工具和方法,或者一套知识体系、一种历史观都可以,我不会去直接给学生下定义。”

李彦和学生们的课堂讨论

哲学的实用并非满足于眼前

中国的哲学教育,和西方国家比起来,一直不能得到很好地普及。很多人会认为“哲学是不实用的,是可有可无的”。

哲学果真是不实用的吗?李彦认为,关键在于我们对“实用性”如何理解。

“实际上,哲学对一个人心智的成熟、高阶思维模式的训练,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它是面向未来的,而非满足于眼前。”

1

哲学思考,让人变得聪明

在英国读书时,李彦常常惊叹于,英国人为什么可以把日常聊天谈话,变得像辩论一样,有观点、有论据,还带有英式幽默。怎么做到的?他认为,这和从青少年期间就开始的哲学训练,不无关系。

哲学思考,能让思维变敏捷,这一点,李彦很有同感。

在平和教学期间,因为每天和学生反复切磋,他能感受到自己的思维,处于一种很活跃的状态,聊天时常能瞬间蹦出一些概念、事例、甚至场景,各种论据手到拈来。

到了寒暑假,没有可以切磋的对话者,明显感觉思维好像慢了下来,处于一种停顿的状态,好像“从一辆特斯拉的发动机,降到了奥拓。”

2

给生活按下“暂停键”,审视周遭

哲学还有一个神奇的作用,就是我们不再对某些问题想当然,而是去反思和琢磨“我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这个观点是立得住脚的吗?”

这样的思考,让我们的生活,好像有了一个暂停键。你可以随时暂停,跳脱出来,站在一定的思维高度,来看待自己和他人,审视周遭的世界。这是很重要的自我认知的萌芽。

最后,当自我认知和思考成熟了,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还会推着你去付诸行动。

3

在哲学讨论中,相互启发

李彦希望,打破一个固有偏见,“哲学思考,并非一个人在冥思苦想。相反,它更多时候,是师生、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和激发,一定要畅所欲言。”

来自同伴之间激烈的观点碰撞,能让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哲学课上,李彦会和学生们建立像朋友一般的关系,让学生们摆脱压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和表达,敢想敢说。

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尝试与孩子进行各种话题的讨论。不过家长要有平等的心态,放弃“家长制”思维。当这种思维出现在跟孩子的对话中,就丧失了平等交流的前提,也让亲子“共同语言”越来越窄。

只有心态放低,学会做一个倾听者,你才能听到对方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互相启发。

李彦和学生们

用哲学,重塑认知系统

“不可否认,哲学思维有着天赋的高度,但更多还是来自是后天的训练。”

李彦说,不同于其他学科,有一定要掌握的知识点,或者要完成的目标,哲学给学生带来的,更多是一种实用的哲学技能——思维方式的训练,比如“你对某一个具体问题是怎么入手,怎么分析和讨论,能否有一套具体的说理和评价方法。”

经过这样的哲学思维训练,学生们往往表现为逻辑缜密、说理清晰,无论是写作还是口头交流,都有强大的语言组织能力。

所以,从IB哲学考试,到哲学奥林匹克竞赛,考察的都是学生能否就某一个具体话题,进行说理写作,而不是记忆和背诵一些高深的哲学理论。

除了思维的训练,哲学还能让我们用不同视角来看待生活。

在李彦眼中,这群十几岁的少年,表面云淡风轻,其实超出负荷的学习压力、升学焦虑、甚至无人吐露的青春烦恼,常常盘踞心头。

他会和学生们敞开心扉聊天,分享自己经历的同时,试着让学生用“超脱”和“辩证”的哲学眼光,换一个角度去看难以想通的问题。

就这样,课堂外的交流讨论,成了更真实、广阔的“哲学课”,帮学生建立起一套看世界的认知系统——“我是谁”“我活着的意义”“我该如何与他人相处”?

李彦相信,如果青少年时期,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探寻没有得到充分满足,长大后就会对自身和社会产生更多困惑。紧张焦虑的心态、糟糕的人际关系、夫妻关系……追根溯源,成人世界的很多问题,就在于幼儿期和青少年期,从未对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思考和重视。

李彦老师

今年1月份,第27届国际哲学奥林匹克(IPO)中国选拔赛,在上海社科院举办。海内外34名哲学爱好者参加,需要用英语进行长达3个小时的哲学论述写作。其中不乏美国、荷兰、印度等海外中学的中国留学生。

虽然“奥哲”的热度,可能永远赶不上“奥数”,但是李彦已经看到,哲学教育在中国的关注度,正在慢慢提高。

2017年,李彦在平和双语的学生,自行创办了第一届“中学生哲学大会”。两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国一百多所学校的中学生们,围绕“真理与自我”,像小苏格拉一般,展开哲学征文与讨论。今年,北京市第四中学,接过了这根接力棒,将举办第三届“中学生哲学大会”。

李彦相信,随着青少年哲学教育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哲学并不是一门束之高阁的冷门学科,它可以变得好玩、有趣,成为指引学生成长的秘密武器。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