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多地出现鹦鹉热,遛鸟儿也会患上传染病吗?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23-04-04 18:31

近日我国多地诊断出“鹦鹉热”病例,当地疾控部门由此发出提醒。不少市民好奇“鹦鹉热”与鹦鹉有关系吗?遛鸟儿难道也会得病?记者就此采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为市民进行科普。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它是由一种不典型病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不仅是鹦鹉,其他禽鸟类包括家禽和野生动物都可以携带并感染这种病原体。

胡必杰表示,过去由于临床检测困难,“鹦鹉热”很易被漏诊误诊。近年来,随着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微生物检测中应用日渐广泛,这一曾经被认为罕见的疾病才被大众所熟知。因此,近来并非“鹦鹉热”发病增加,而是诊断技术的改善将疾病更多地“暴露”在大众面前。

 

人类主要经呼吸道吸入或密切接触病鸟感染“鹦鹉热”,传染来源是带菌的禽鸟及其分泌/排泄物。宠物鸟饲主、兽医、宠物店或从事家禽饲养售卖加工人员,都是“鹦鹉热”的高危人群。

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被衣原体感染的鸟类可能完全没有症状,也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眼睛红肿、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死亡。“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1-2周,最常见会引起肺炎,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

专家进一步解释: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引起的肺炎在临床上被称为“非典型肺炎”。“鹦鹉热”是衣原体引起的肺炎,与典型细菌感染肺炎出现黄痰、白细胞升高等症状有所不同,“鹦鹉热”患者往往没有黄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也不会升高。

除了肺炎外,“鹦鹉热”患者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精神状态改变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肝功能异常等),甚至可能并发心肌炎。

怎样科学有效治疗

与其他细菌性肺炎相比,“鹦鹉热”肺炎发展较快,如果早期没有干预,部分患者病情进展快,容易成为重症甚至出现白肺,危及生命。

治疗方面,“鹦鹉热”对青霉素类、头孢类、阿米卡星,以及高级抗菌药物(例如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等)常用药物均不敏感。一般来说,左氧氟沙星针对非典型肺炎有用,但临床发现,左氧氟沙星对“鹦鹉热”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也不好。

胡必杰说,临床认为“鹦鹉热”首选药物是四环素类抗生素(例如多西环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例如阿奇霉素)。只要用对了药,治疗周期为10天左右,绝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就会很快改善。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

对于家里养鸟的市民来说,“鹦鹉热”该如何预防?专家列出建议:

清理鸟笼时戴好口罩及手套;

接触禽鸟或可能沾染分泌排泄物的物品后要彻底洗手;

对可疑病鸟及时隔离;

出现相应临床症状且有禽鸟暴露史,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

至于普通市民(尤其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建议远观、避免“亵玩”防患未然。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