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上虞广播网 > 上虞资讯频道 > 热评动态 >

那个最爱四川古镇的人走了,他本打算写一本关于成都民居的书三亚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19-05-25 11:13

遍摹川中古城镇,萃取山河精气神。一砖一瓦一寸心,一城一镇一画传。

这个月的18日,季富政,最爱四川古镇的那个人走了。留下一张又一张精美的古镇素描,一本又一本古镇民居研究作品。

今天,我们对古镇的保护和利用的思路,多少都可以从季富政那里找到线索。也正是因为有季富政这样的人,有预见性地提出对古镇民居的保护,使得我们今天可以很容易接触到带着历史与文化气息的传统建筑,感受天府文化的精致与厚重。

有人说,四川古镇上的民居就像“四川方言”一样,特色鲜明,独具包容气质,尽显婉约风范。青厂条子作梁,黛瓦白墙,再加之轻盈精巧的檐廊,雕而不画的龙门,开畅通透的庭院,便得了四川民居的独有风情。它别于北京之贵、西北之硬、岭南之富、江南之秀,更讲究天人合一,低调演绎着传统民居的蜀风雅韵。

但在二十年前,懂得四川古镇民居这种美的人还不多,1999年暑假,季富政带领学生,开着一辆中巴车,走遍了成都300多个场镇,最后筛选出平乐、街子、五凤、新场等10个古镇,举行了一次“成都十大古镇”大型展览。这大概是成都古镇在现代的第一次整体亮相。

  

2003年,成都市规划局等部门完成了《成都市域古镇形态研究及利用》等规划,并提出将对大邑悦来古镇、邛崃平乐古镇等10个文化古镇进行保护,将其打造成成都周边最具特色的古镇旅游文化风景带。随后,各个古镇纷纷进行“量身定做”的规划,寻找自身文化特色和比较优势。如,黄龙溪定位为“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洛带定位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平乐也找到“茶马古道第一镇”的定位,安仁则找到了以公馆文化为核心的“中国百年博物第一镇”的定位等……

季富政原本学美术,曾担任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四川文理学院)美术系主任,1984年接到西南交大建筑学院的任职邀请,从美术系来到了建筑系。这是个跨界的大变化。而他则在这一个大变化中变成了四川古镇的“粉丝”。

 

在1980年代,古镇的民居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是落后而残破的,季富政却在一个又一个的测绘、研究中,发现了古镇民居的魅力和内涵。因为学美术的功底,他用笔把这些古镇民居一一画下,他曾在文中这样表达自己对四川民居的痴迷:

那些像神一样的完美乡土建筑突然出现在面前时,除了崇高、敬畏、膜拜、诚服、惊叹等辞藻外,便是饥渴般地一番狂览猛嚼,最后投到它的怀里,进入它屋内。当理性慢慢升浮起来,感到激动是不够时,才展开测绘与了解,于是现场调查开始。

他爱古镇,比更多人更早看到古镇民居的价值,他是最早呼吁保护古镇的一批人:

他爱古镇,比更多人更早懂得在经济发展之后,古镇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从1980年代起,季富政致力于四川民居研究三十余年,遍访了1000多个场镇。他开创了一个四川民居研究的新领域。这个新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就在于他将建筑融入了文化的生命力,把建筑结构的美与所在空间的历史文化浑然一体,向世人展示出了高度亲和、融洽的时代感。

古稀之年的一次中风,让季富政和语言能力受到了一些影响,说话不太利索,也无法像过去那样经常到实地考察了。他本来打算写一本关于成都民居的大部头著作,但除了中风留下的后遗症,他还患上帕金森症,这给一直用手写字、不用电脑打字的他带来极大困难。

2018年夏天,他和家人又去了柳江古镇,古镇的房屋很多保存完好,让他很是欣慰。但走在古镇上的水泥石板上,他又怀念起以前柳江古镇上铺满鹅卵石的路,“以前那个鹅卵石路很好,都被人走光滑了。走在上面是一种文化,是沧桑,是历史。”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