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专家想挽回形象,需要给自己立规矩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23-02-19 17:02

最近一段时间,人工智能热度不减。先是对话机器人ChatGPT成为“机器网红”,吸引了全球的视线;再是AI引擎QuantumEngine让AI和情人节“牵手”,让年轻人在虚拟的世界里感受与众不同的节日氛围。在人工智能备受追捧的同时,年轻人“建议专家不再建议”的话题再度升温。人工智能的无所不知和温馨体贴,与自然人的某个群体遭遇白眼,这两个现象搁在一起,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建议专家不再建议”这个话题,去年就引发过争论。遇到这类话题,专家群体在舆论场成了“临时的弱势群体”。今年再度议论这个话题,许是与智能机器火爆有关。比如,网友觉得对话机器人比某些专家靠谱,它们可能出错,但起码比较理性,不会蒙骗公众;也有人觉得,某些专家并不比机器知道的东西更多。在关于“人工智能将导致哪些人失业”的猜测中,专家群体可能要被列进去了。

与上次讨论“建议专家不再建议”不同,此次有专家不乐意了。当然,为自己的同道抱打不平的声音,多限于专家个人的社交账号,媒体上为专家站台的声音,则暂时尚未见到。

在汉语世界,某些专家的口碑和形象欠佳,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砖家”“叫兽”之类的冒犯性称谓在网络上流行。相信每个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看了这类诽谤性词语,心里都不是滋味。

当专家的公共形象变差,并且成为一种刻板印象,成为讨众人嫌的特殊群体时,某些专家敢于跟舆论抗争,勇气固然可嘉,却很难改变公众的这种成见。面对这样的公共话题,对某些专家来说,“穷则独善其身”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如何“独善其身”?抱怨媒体喜欢找些不着调的专家连累了有良知的专家,怕是亡羊补牢为时晚矣;指责网友缺乏辨识力,盲听盲信那些不负责任的专家建议,同样无济于事。

“此时无声胜有声”,反思“建议专家不再建议”为何一再成为热议话题,应是当务之急。

顾名思义,专家是某个领域的知识权威,这种权威性在于专业知识的丰富、见解的独到,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当三者能够集于一身,若能将专业表达和公共表达协调起来,用公众听得懂的语言来建议,这样的专家建议,从来都是社会所期待的。

社会发展总是伴随着新的问题,公众的迷茫和困惑,需要专家用知识和思想的火炬来照亮。倘若专家三缄其口,思想的火炬熄灭,这样的景象反倒不敢想象。因此,面对舆论对某些专家的吐槽,专家群体不必介意,而应该闻过则喜,让自己的声音成为公众的期盼。

“专家”称谓被某些专家玩坏了,某些专家成为讨人嫌的群体,这是舆论场给专家群体竖起了一面“意见镜子”。从这里,可以看到当下专家队伍的良莠不齐,看到某些专家建议背后的“意见带货”动机,看到专家“跨界走穴式”的平常智慧……所有这些,虽然不是某位专家的专利,却值得所有领域的专家学者引以为鉴。

专家(不论是个体的还是集体的)要想不讨众人嫌,需要重塑专家群体的集体形象,为此要订立相应的准则或规矩,专家进行公共表态时,应该按照自己订立的规矩来发言。关于这样的规矩,可以借鉴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关于普通人(专家更应优先做到)运用知性时的三个准则:

第一个准则:问题要自己思考。这看起来有点滑稽,难道专家没有自己的思考吗?真正的专家,必然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至于公共表达时所建议的事项是复读别人的观点,还是一时的直觉判断,需要具体分析。珍惜自己羽毛的专家,无见解不建议,应当作为一个规矩。

第二个准则:站在每个公众的立场上去思考。专家建议是公共表达,需要对社会负责任,对自己的建议负责任,对历史负责任。要承担这三项责任,不换位思考,不站在公众立场上思考,那样的建议不是满嘴跑火车就是夹带私货,怎能不讨众人嫌?

第三个准则:时刻与自己相一致地思考。专家建议要经得起公众的质疑,就要用自己的良知去认识新的社会问题,在建议前先拍拍自己的良心,看看良心这位“法官”对自己准备建议的事项如何裁决。一个有良知的专家,必然对自己的人格负责,这需要专家遵照逻辑上的同一律,不能成为墙头草,同样的问题,今天这么建议,明天又推翻自己先前的建议,不断反复。如果专家总是自相矛盾、自己“打脸”,怎能不讨人嫌?

社会发展需要知识奠基,需要专家做智库。专家群体要想不成为舆论场的“弱势群体”,就要用科学精神对待严肃的社会问题,用良知对待公众。期待中国的专家群体能继续成为舆论场的良知益友,与公众一道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