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上虞:新规划,一次发展理念的更新

来源:上虞门户网  2019-05-16 06:20

  去年初,上虞市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院校的200余位专家,编制从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到分区规划、专题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现在这些规划正在逐步付诸实施,但中外专家带来的全新观念和理念仍像一股湍急的清流,激荡着上上下下的上虞人——

  据《水经注》记载,“远古五帝”之一的虞舜,在平定丹朱之乱后,与诸侯会事于上虞百官,共同谋划兴国宏策。而当历史巨轮驶入21世纪,这里又上演了一场“百官之会”:来自德国、美国、新加坡及台湾、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的200余名专家会聚上虞,共同绘制上虞未来发展的宏图。

    现在,中外专家虽然离开了上虞,但他们的规划理念和观念却已经在这里扎根。这场新“百官之会”带来的不仅仅是几幅规划图,而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全国都在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撷取他们的一些思想火花,通过碰撞与交融,一定会成为一道绚丽的亮色。

    “给风和野兔一个奔跑的通道”

    虞北海涂地区紧靠杭州湾,是上虞的新区,也是这次规划的重点。去年,上虞市请来了德国斯图加特等三所大学、四个规划事务所和国内同济大学组成的规划组。

    在规划中,中外专家调集了上虞20多年来的气象资料,有些资料当地找不到,他们甚至从美国《自然》杂志资料库中查出来。根据历史资料中提供的降水、气温、风向及各种特殊天气出现频率等,为新区设计了3大片沟渠型绿地,他们称之为“风廊”,要把杭州湾的海风通过这些“风廊”送到南部腹地。

    设计这些“风廊”仅仅是为了生态或美观?不是的。他们从历史资料的分析中发现,上虞的风向是以南北向为主,建立南北向的沟渠型风廊能形成“穿堂风”效应,风在穿过像弄堂那样两边高中间低的区域时,强度和速度会大大地提高,这样就能加快虞北工业区和虞南生态保护区间的空气对流,从而改善新区的空气质量。

    第二大功能是蓄水和防涝。新区地处虞北海涂,经常会遭遇台风、海潮、暴雨等特殊天气。风廊的中部地势较低,在遭遇特殊天气时,相当于3个天然的泄洪区,增强新区防洪能力,而且与现有河网系统有机结合,共同涵养水源。

    第三,3个“风廊”也是三条生态走廊,一方面它隔离了不同功能区块间的空气和噪声,另一方面通过与区内河、路两边的绿化带、涵洞连接,把新区内原来相互隔离的100余平方公里“绿岛”连成一体,为野兔等野生动物自由奔跑和迁徙提供了绿色通道。至于“绿岛”和“风廊”的形式,他们认为不仅仅是绿化,而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种草,也可以种树,甚至可以是农业园区,继续保持原来的耕作状态。

    “是车堵、人堵还是人车冲突”

    为避免新开道路一建成就堵车的现象,上虞市曾要求在规划中把道路设计得宽些再宽些,但中外专家并不以为然。他们说,解决交通堵塞首要的是搞清楚为什么堵,是车堵、人堵还是人车冲突,而不能一味的拓宽路面。

    为此,他们主张交通问题主要靠道路的功能细分和严密管理来解决。在规划中,他们根据新区建成后居民和企业的数量,参照欧洲目前的人均车辆拥有量和车辆平均上路率等数据,认为新区最终的交通负荷是27万辆。以此为基数,根据不同功能区块设计不同道路:工业区主要是物流,以机动车道为主;城市外围是以快捷疏散为主,设计为高速环线;生活与商业区以休闲为主,道路构架是中间店铺、两边通道的扁“回”字形。

    道路功能设定后不允许修改。上虞市有关部门为了方便,曾设想新区主干道世纪大道与纺织园区内的一条南北向的道路连接起来。国外专家坚决不同意,说世纪大道是高速主干道,口子开多了会影响车速,功能不能发挥,并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有人想在绿地周边设计机动车道,专家说:“不行,绿地是各种动物的领地,不能让兔子因为车的行驶而受到惊吓,况且还有性命之忧。”

    “怎么可以生生折断历史长卷”

    虞北新区是从海涂上围垦出来的新土地,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没什么文化遗迹。但参与规划的德国专家不相信,他们从欧洲图书馆的资料中发现这里有古城防的记载,一定要当地人陪他们去现场勘察,果然发现了古城防遗迹和旧建筑。

    当时,陪同人员随口说了句“这么破的房子,拆了算了”,没想到一下捅了“马蜂窝”:专家们把他围在中间,一个劲地质问“怎么可以生生折断历史文化长卷?”

    其实,从唐朝开始,先人们就在这里围垦,兴建浙东海塘,1000多年来,在虞北平原上留下了一批古海塘、古城防遗址,甚至明代的城墙和城河都还在。在随后的新城规划中,德国专家就围着这些文化古迹展开。

    现在上虞新城就是沿着历史遗迹,由南向北带状发展,形成一个历史剖面。在这条南北纵轴线上,从唐代的浙东海塘、历朝历代的古城防到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都历历在目,进行原汁原味的保护,活生生地再现了这里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使新城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为什么要把淡水资源排到海里”

    在一次杭州湾新区规划中期成果意见征求会上,当有人介绍到排涝设施时,一位德国专家突然问: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的淡水资源排到海里?不可以想办法储存起来吗?

    当时大家都转不过弯来,按照传统思维,在平原地区做水利规划,首先考虑的是防洪排涝。而在国外专家的眼里,保护淡水与保护耕地、保护企业一样重要。直到去年夏天,全省出现了罕见的干旱和“水荒”后,上虞人才深深地为他们这种前瞻性思维所折服。

    为实现既能排涝、又能蓄水的目的,在规划虞北新区的水利设施时,他们设计了7条河道,并且根据落差大的特点,设计了多道堰坝,使洪水过后,河道仍保持一定的蓄水。后来的浙东引水项目就部分采用了这个规划。

    现在,这种资源观念已深深印在上虞人脑子里:在杭州湾新区规划中,在提高河道等级的同时,还挖出一些人工湖泊,以提高水资源的贮存和利用能力;在江河整治中,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把河道拉直、收窄,而是让它自然弯曲,保留滩涂,增加水源涵养……

    “石缝这么密,鱼儿虾儿怎么安家”

    在编制平原河道规划时,上虞市请中外专家去考察邻近地区的一个“样板工程”。这是当地领导和群众都叫好的“拳头产品”,以为他们会翘起拇指夸奖,没想到,他们看了后一个个皱起了眉头:“砌石这么整齐,石缝这么密,水中的鱼儿、虾儿到哪里安家呀?”

    据他们介绍,这种用水泥和石块砌成的驳岸对水生和两栖动物的活动影响太大,目前欧洲特别是德国农村已基本没有砌石河堤,美国虽然还有,但也开始炸掉恢复自然。“如果西湖周边也筑上这样的堤坝,她还美吗?”他举例说。

    正是出于这样的理念,在最后的设计中,河道整治一律采用有利于水生物栖息和生长的生态护堤的办法,即使是人口密集处确需砌坎的,水下部分也改用了二孔砖和不规则毛石,给鱼虾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

    在上虞曹娥江五甲渡段外滩,有块近200亩的湿地,按原来的规划设想是把它填掉,搞个漂亮的休闲公园,专家们坚决不同意:绿化公园随处可建,但湿地不是到处都有的。最后他们提出一个“不动式开发”方案,即尽量保留湿地原生态,使其成为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的温馨家园。

    “新房子好建,马头墙拆了就没了”

    上虞曹娥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容积率高,“心脏负担”太重,市里原来打算,除了曹娥庙等文物单位要保留外,把老城区统统拆了重建。但在这次设计招标中中标的新加坡专家,把这个想法否决掉了。

    “新房子好建,马头墙拆了就没了。”他们说,国外的一些现代化东西,虽然现在还没有,将来一定会有;国内的一些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东西,拆掉了就永远难以恢复了。

    统拆统建的老城改造模式,虽然看上去整齐划一,但往往布局像兵营,建筑像火柴盒,千篇一律,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所以,他们提出旧城改造着重做“减法”:把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的建筑留下,而把那些多余的东西给拆掉。

    按照这样的规划设计,在曹娥老区改造中,杭甬古运河两边的许多不同年代、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建筑以及运河两岸的古码头,都将得到保留。新的建筑和道路,则采用平面错位和非曲直小区建筑平面组合的设计理念,尽量避免重复和雷同,使整个区域“通而不敞、敞而不通”,给人以曲径通幽的妙趣。

    “‘小巨人’不应该是‘孤胆英雄’”

    说到上虞,许多人知道这里有批小型巨人企业,有的甚至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很有知名度,被称为“单打冠军”。但专家们在考察后认为,这些企业虽然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含量,可产业关联度不高,上下游不配套,单枪匹马的多。他们说:“小巨人”不应该是“孤胆英雄”,而应该是个集群,相互分工,彼此协作,这样的龙头企业才有竞争力。

    建材、轻纺、机电、化工是上虞市近年来形成的四大主导产业,产业集中度比较高。但在专家眼里,这是产业集中而不是集聚,相同企业很多,但多数不是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而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彼此不是合力打造产业优势,而是相互“挖墙脚”。

    据此,专家们在对上虞的战略规划和产业规划中,提出了外源式增长的路径,即通过引进相关行业有技术、有资金、有品牌、有市场的世界大企业,来整合上虞的这些链短量大的大量中小企业,在全球化产业分工中找到自己的适当位置,使部分优势企业尽快从“单打冠军”成长为“团体冠军”,真正成为产业的龙头。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