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第一城市门户欢迎您!   手机上虞广播网

您当前的位置 :上虞广播网 > 上虞文化频道 >

刘邦到底是如何利用其手下的人才,谋取天下?

来源:xiaohei  2021-12-22 20:30

  "然王迹之兴,起於闾巷,合从讨伐,轶於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刘邦是历史上第一位白手起家的皇帝,他早年间不过是乡野中的一个地痞无赖,他利用自己泗水亭长的权力,胡作非为。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彼时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天下英雄豪杰,六国勋贵故旧纷纷起兵支持。刘邦于芒砀山中,召集三千兵马,开始了他的反叛之路。

  他和最大的对手项羽有所不同,前者是不拘小节,性格圆滑而后者以英雄自居,时刻保持着贵族的气节。而大老粗刘邦笑到最后的"两手",一手是知人善任,一手是从谏如流。

  (一)、群雄逐中原,未料沛公占

  在秦末乱世的起义中,有的是六国将相之后,有的是富商大户,也有的本身统领部队。而刘邦,在这些人中,可以算是最底层的人物。

  项羽可以说是势力最大的一方,他手下兵强马壮,而自己也是力能扛鼎。谁也没有想到,偌大的天下,竟然归到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刘邦手里。

  1.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生神力的项羽乃楚国名门之后,他二十多岁就能指挥千军万马,莫有不服者。"是时,诸将皆

  慴

  服,莫敢枝梧。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在诛灭暴秦的战争中,项羽率领的军队,势如破竹,当居首功。

  而刘邦不过是寂寂无名之辈,当时项羽能和他结为异姓兄弟,完全是对他的抬举。而且从根本上,项羽是非常鄙视刘季的。正是因为项羽的高傲自大和刚愎自用,让本来占据着优势的他,最后面临的却是四面楚歌,乌江自刎。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起兵八年,项羽从没有过败绩,是当之无愧的战神。而楚汉之争,刘邦的兵力根本不敌项羽,但是其手下人才济济,这便是他的制胜法宝。

  那么,刘邦到底是如何利用其手下的人才,谋取天下?

  2. 刘季俯首当伯乐,招徕天下英雄蛰

  常言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出身于草根的刘邦"不修文学,而性明达",甚至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慢而侮人,骂詈诸侯髃臣如骂奴耳",略显粗鄙。反倒是项羽,待人彬彬有礼,显得温文尔雅,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可是要真正的了解一个人,不能看他怎么说,而要看他怎么做。项羽倒是待客有道,也知悉礼节,但是他对于那些以礼相待之人从来都不重用,一昧的只相信自己,只相信武力。这是他血统里带着的高傲,虽然看不起别人,但还是要谦恭有礼。

  而布衣出身的刘邦,则没有那么多的道道。在他看来,那些繁文缛节,根本就是多余的存在。刘邦不屑于此。后世的曹操,与其很像。

  如果曹公夺得了天下,想必也会获得汉高祖那样的美名。刘邦虽然对幕僚们出口成脏,但是对其言听计从,且会委以重任。

  大家在一起相处正如狐朋狗友那般,不必过多在乎。他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能够如同孔子因材施教般的知人善任;也能像尧舜先贤那样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二)、唯才是举,用贤者以除难耳

  高祖皇帝"寡善人之美称,鲜君子之风采",但却倜傥疏达,这正是其个人魅力之所在。他虽是一介匹夫,却能够让以贵族自居的项羽低下高昂的头颅,却能够在乱世中逞得英豪,与其自身的性格分不开关系。

  因为他就是底层出身,所以不会存在看不起谁的现象。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平等对待罢了。

  1. 人尽其才,一个萝卜一个坑

  刘邦不是出自什么名门之后,而他要面对的恰恰是那些世家大族。所以,他须得找寻那些愿意帮自己而又不嫌弃自己的人。因此,他不会嫉贤妒能,只要谁有用处,那就用谁。不看出身,不问来历,只要有才华,就可以为刘邦效力。

  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而刘邦要做的就是用他那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寻到每个人的闪光点而后扬长避短,将其安放在合适的岗位。如此一来,人家才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而项羽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能人都被他排挤干净了,失败是必然的。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物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的这番话,已经将自己知人善任的性格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张良精通权谋之术,所以战略问题交由他来把关;而萧何曾经在沛县衙门为官,此人驭民有术,又心思细腻,所以内政之事,交由他来处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此人擅出诡计,领兵打仗很有一套,因此刘邦放心的将部分军事指挥权交在他的手里。

  2. 任人唯贤,从不过多计较

  "陈丞相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祖,常出奇计,以救纷纠之难。"陈平帮着刘邦联合其他势力攻打项羽,同时又兵不血刃的削减了韩信的势力。高祖身陷白登,也是陈平略施巧计,救主于危难之中。殊不知,此人曾经是项羽帐下的谋士,还曾经帮着他算计过刘邦。

  可是刘邦从不在乎这些,他看中的是人的才华,如果去斤斤计较起来,那天下的有识之士,谁还愿意跟着自己打天下。

  此外,韩信也曾在项羽帐下为军,投奔刘邦之时,不过是营长级别的人物。而刘邦,也是不计前嫌,当即任命他为大军的主帅。

  如此一来,刘邦知人善任的名号就打了出去。天下士人皆知沛公仁义,那些怀揣报国之梦的文人武将们,纷纷选择投其帐下。

  刘邦也尽量让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谁巧言善辩,谁就去当使臣,谁忠心可鉴,那么就让他驻守打下来的城池。

  (三)、广开言路,坦然接受直言规劝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很多问题,都是靠集思广益出来。项羽就算他再有本事,才华横溢且文武兼备,能够以一当十,他终究也只能靠自己。

  身边虽有一个亚父范增,不过项羽对其也是颇有埋怨,不能悉数听从其意见。而刘邦则不然,他虽然有时意气用事,可在大是大非,他总能分得清孰轻孰重。

  1. 闻过则喜,多次避免亡国危机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之餐,及至遇行,腰悬三齐玉印"。早年间的韩信,连饭都吃不起,还总是遭受他人欺辱。后来追随项羽,不过未能得到重用。在投靠刘邦之际,沛公对此并不是特别重视,也未想过重用他。

  成也萧何,多亏了萧何劝说刘邦,告知他韩信的能力,这才有了月下追韩信,才有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如果刘邦不愿听从萧何的建议,任凭韩信而去或者只给他个小官当当,那么楚汉之争可能又会延长。

  此后楚汉之争进入焦灼之际,韩信上书请求称假齐王。刘邦当即就要发作,幸得陈平等人在旁劝阻。刘邦这才表现的很痛快的答应。如果刘邦不听从他人建议,想必垓下之战不会进行的那么顺利。

  当然,梁王彭越也曾上书称王,刘邦自是不愿意,还是陈平站出来劝阻。后来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当即决议御驾亲征。幸得陈平出来劝阻,才制下了云梦泽计划。最后也没发现韩信的不轨之心,同时避免了一场兵戈之争。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刘邦从谏如流的例子,比比皆是。

  2. 不逞一时口舌之快,不逞兵戈之强

  刘邦先行入关中之际,本来盘算的是好好享受一番。但是张良和樊

  哙

  还有韩信等人,竭力劝阻,告诉他,秦朝灭亡就是因为如此暴戾,汉军应当树立起仁义之师的名号。"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而项羽和刘邦恰恰相反,他是"楚王一炬,可怜焦土"。人心,自然会偏向刘邦的这一方。后来项羽入关中,对刘邦非常不满,设下了鸿门宴。刘邦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他害怕会死在宴席上,也怕对方会侮辱自己。

  而张良向他提出建议,可以利用项羽的善良。于是在宴席上,他们极尽卑躬之辞,将自己说的一无是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於是遂去"。项羽如此才动了恻隐之心,留了刘邦一命。如果刘邦的性格同项羽那般,想必早就死在了他人的剑下。

  结语: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刘邦靠着他的知人善任以及从谏如流,最终夺得了天下,这也是庶族的胜利。正因为从小生活在底层,使得他多了几分世故,而又少了几分礼节。凡是都能够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都是为了长远考虑。

Copyright 2012-2013 上虞第一城市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网站资源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麻烦通知删除,谢谢!